查看原文
其他

良好的家校沟通,要把握这3点原则丨关注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王崧舟 Author 小舟亦可

- 这是好老师2022年的第497篇文章 -


沟通是一门学问,也是一项专业能力,良好的沟通能力、恰当的交流方式是家校合作的前提和保障。

主动与家长沟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,也是体现教师专业素养的方式之一。如何沟通才能不失原则又不触犯家长?各位老师一起看下去吧~



01
作为老师,跟家长沟通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,尤其是班主任,这项能力就更不容忽。而老师们日常遇到需要跟家长沟通的往往也是家长并不爱听的,比如孩子不遵守纪律、不认真学习,或者又跟别的孩子发生冲突了之类的事情。作为老师我们明白,这些问题必须要跟家长沟通,但是令我们十分为难的是,有些家长似乎真的不愿意听到老师的这些反馈。所谓“良药苦口利于病,忠言逆耳利于行”,而眼下,很多家长并不是很愿意直面“忠言”,甚至会对老师产生抵触。如果老师不跟家长沟通这些问题,虽然可以避免一些家校矛盾,但对孩子的问题避而不谈,最终损害的将是孩子自身。那么,如何让这些“忠言”更顺耳呢?这是每个教师所必须修炼的本领
02

首先,遇到问题要跟家长站在一边思考。

当孩子出现了任何问题,我们都要从家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:如果这是我的孩子,我希望老师如何处理、如何跟我沟通?当然,每个人的接受程度不一样,所以跟家长沟通孩子的问题时,你可以这样开头:某某家长您好,今天我想跟你沟通关于孩子在学校里跟别人发生冲突的问题,当然你别着急,孩子嘛总是会有各种的问题产生,我们只要帮助孩子去解决就好了,我打电话给你也不是要质疑或者批评你,我只是想我们是否可以一起想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。这样一番开场白,能够有效地卸下家长的防御心,提升与你合作的意愿。
03
其次,在沟通中不妨适当抬高家长。有些老师在跟家长沟通的时候往往居高临下,多用指责和说教的语气,这很容易让家长产生敌对心理,同时有些家长还会就此“摆烂”。作为教师,我们需要适当地抬高家长的地位一是让家长感受到被尊重,二是当地位被抬高后,家长就不好意思“摆烂”,从而更加认真听取反馈,合力解决问题。比如我们跟家长沟通的时候可以这样说:某某同学家长,我知道您在单位里也非常受人尊敬,您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一定有着很高的要求和期待,我知道您这个人特别能够理解他人。其实这件事情,咱们换个角度只是一件比较不起眼的事情,小孩子之间打打闹闹也正常,咱们只要做好相应的教育就行了。退一步海阔天空,咱们稍微让一让步,相信对方也会做出相应的回馈的。这样的一番话会有效提升家长的沟通意愿,他会更愿意顺着你的意思走下去,从而有效解决问题。
04
第三,在遇到原则性问题时尽量多说客观事实,少说主观判断。家长最忌讳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做负面的评价,如果你要跟家长沟通孩子某一方面的原则性问题,一定要记得,最好不要加入自己的主观判断。比如你要说这个孩子很会在家长面前撒谎,你可以把措辞改为:某某家长,我观察到,昨天的事情是他先动的手,但是他回去告诉你们的时候却是别人先动手的。让家长对客观事实的陈述做出自己的判断,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会更合适。
05
最后,如果家长真的不愿意接受你的教育意见,也请尊重他的选择。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教育理念,老师能做的只有帮助和点拨。有些家长可能是“当局者迷”,无法看清自己的教育问题,而且似乎怎么也点不醒。这时如果你强行去点醒他,反而会让家长觉得你是在刻意针对,造成负面影响。面对这种情况,老师最好是保持尊重,尽量用缓和的方式去处理问题,避免和家长产生正面冲突。在今后的教学中多注重和该学生直接交流,尽力帮他解决问题。愿意合作的家长,作为老师我们需要竭尽所能去帮助他;而有些家长实在不能接受你的教育建议,那么互相尊重是最好的选择

本文作者 | 王崧舟,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,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文章转自 | 王崧舟责任编辑 | 张雅馨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